为什么短视频爆款内容都很”俗”?互联老炮张三揭秘流量背后的残酷真相
> 15年互联网实战,打造过数百条爆款视频,今天说点很多人不敢说的大实话
你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困惑:明明精心制作了高端内容,播放量却寥寥无几,而那些看起来”很俗”的内容却动不动就百万点赞?作为一个经历过门户时代、博客时代、公众号时代的老互联网人,我今天要告诉你一个残酷的真相:不是用户审美低,而是你还不懂流量逻辑。
一、所谓的”俗”,其实是最高效的沟通方式
我们先来重新定义”俗”这个字。在短视频语境里,”俗”不是低俗,而是:
通俗:用最大众化的语言表达
习俗:符合大多数人的文化习惯
俗世: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
案例对比:
“高端”表达:”基于多维度数据分析,我们发现…”
“俗人”表达:”我试了100次才发现,原来这样做最简单!”
哪种更容易被理解和传播?答案显而易见。
二、算法偏好:为什么”俗”内容更容易爆
1. 理解门槛越低,流量池越大
短视频平台覆盖8亿用户,从一线城市到县城乡村:
博士学历用户占比不到2%
高中及以下学历用户超过60%
三四线城市用户占比超过70%
你的内容要想爆,就必须让最广泛的人群能看懂。
2. 情绪触发效率决定传播速度
“俗”内容往往直击人性底层需求:
生存需求:”这样省钱太狠了!”
社交需求:”转发给身边需要的人”
认同需求:”是不是你也这样?”
好奇需求:”最后一点绝了!”
3. 完播率是王道
算法首先考核完播率:
复杂内容:用户可能3秒就划走
“俗”内容:简单直接,容易看完
三、爆款内容的”俗”背后是精心设计
你以为的随意爆火,其实都是精心计算的结果:
1. 语言设计:说人话
用口语不用书面语
用短句不用长句
用具体数字不用模糊表述
2. 内容设计:给干货
直接教方法不说理论
展示结果不讲过程
给解决方案不抛问题
3. 人设设计:像朋友
展示普通人不塑造专家
分享失败不只炫耀成功
说大实话不讲大道理
四、如何把”高端”内容变”俗”:三个实用技巧
1. 知识降维法
把专业术语转换成大白话:
before:”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设计”
after:”这样点一下就行,不用找半天”
2. 场景代入法
用具体场景代替抽象概念:
before:”提升工作效率”
after:”老板要的方案,以前做1小时,现在10分钟搞定”
3. 结果展示法
用结果说话而不是讲道理:
before:”这个方法很有效”
after:”看我实操结果:从0到10万粉丝只用了30天”
五、重要提醒:”俗”不等于低质
很多人的误区:
认为”俗”就要低质
其实最好的内容是”俗”的形式+”质”的内核
正确做法:
形式要通俗:让8岁到80岁都能看懂
内容要优质:提供真实价值和方法
表达要直接:不绕弯子不说废话
六、给不同领域创作者的”俗化”建议
1. 知识博主:
把理论变成实操步骤
用生活案例讲解专业知识
展示学习成果而不是讲道理
2. 技能教学:
拍实操过程而不是讲原理
展示beforeafter对比
总结傻瓜式操作步骤
3. 品牌账号:
讲用户故事不说产品参数
展示使用场景不说功能列表
用客户证言代替自卖自夸
我是张三,15年互联网老兵,从PC时代走到短视频时代,深刻理解流量变迁的底层逻辑。关注我,获得更多实战干货。
你现在做什么领域?遇到什么内容”俗化”的难题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我会选出3个典型问题详细解答。
暂无评论内容